前言:種植業和其他行業一樣,有風險!只有瞄準了市場,選準了品種,還要良種與良法相結合,才能有好的收入;如果還是老思維,只知道跟風搞種植,風險系數就會加大。
要想賣的好,您的產品必須有特色、有品質!
現推薦部分引領市場的優良品種,供參考。
早熟,果皮果肉潤白,單果重約650克,甜度高達19度,口感既脆又酥又甜;連續坐果率高,更豐產。
早熟,果皮金黃,果肉乳白,果形端正、亮麗;單果重600克左右,口感酥脆,超級甜,果皮都好吃。
早熟,果皮呈流金色彩,果肉乳白,單果重800g左右,口感特別甜脆;該品種果皮脆嫩,只適宜包裝后高端銷售,普通種植者請勿購種。
熟,香味特別濃郁,到果實成熟期,在田邊就能聞到濃濃的香氣;室內有瓜,香氣滿屋;吃瓜時,香甜中還有一點奶味;單果重500克左右,是青、綠皮甜瓜中的上品。
香味、甜度更高的甜瓜
2020雨災年,在南方降雨量超歷史2~3倍的情況下,唯有這個品種少受影響,瓜的香味、甜度是更高的。
濃濃的香味在雨天都能聞到,室內有瓜,滿屋飄香;其甜度達到19.5度。
早熟,薄皮,單瓜重600克左右。棚室、露地都適宜栽培;同時適宜夏播秋收。
早熟,果形端正,果皮、果肉潔白如雪,甜度高,香味濃,口感特別脆,脆甜中還有一點奶味,高產量,高品質,單果重500克左右,是白皮甜瓜中的上品。
中早熟,秋季上市的專用甜瓜品種,抗高溫能力強于其它品種,適宜4~7月播種,7~10月采收。果皮黃色,肉質乳白,單果重750克左右,果皮韌,肉質脆,高甜度,口感好;一般是收完前茬春季作物后再栽培。
抗高溫能力與“秋甜1號”相當。早春和高溫季節栽培表現同樣優秀。單果重600g左右,果皮、果肉乳白。果肉厚、緊實,耐運、貨架期長。皮脆肉酥甜度高達19度。
早熟,不易裂瓜,連續坐果率高,特豐產。
早熟,抗病力明顯強于其它品種,可以在甜瓜連作地種植;遇暴雨后不易裂瓜,耐貯、耐運明顯強于其它品種,特別受到瓜販歡迎。單果重800克左右;果皮黃色,有微棱,肉質乳白,肉質脆,甜度高,口感好。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,同時,適宜夏播秋收。
果大1.5公斤 美而甜
以常規品種“丑八怪”為母本,組合了大果型父本。
與“丑八怪”相比,果肉更厚實、口感更甜脆。植株生長有變化,主蔓生長慢,子蔓多而生長快,因為這個特點,適宜稀植,粗放管理也能獲得豐產。
中早熟,薄皮。棚室、露地都適宜栽培;同時適宜夏播秋收。
引領兩用南瓜新潮流!
早熟,苗勢中等,坐果特別齊整。
先賣嫩瓜,400~500克的嫩瓜果形漂亮,口感甜脆,受市場歡迎。
后留老瓜,單株可留瓜3~6個,單瓜重2.5公斤左右,老瓜果皮粉黃色,果肉桔紅色,肉質密致,淀粉特別細膩,口感粉甜糯,有入口即化之感!
獲國家知識產權號
(國家知識產權局第38243734號)
2018年開始在全國上市;多次在種博會獲獎!
1、沒有“大肚子”,果肉更密致,面甜更純正,有入口即溶之感;
2、沒有“大肚子”,瓜體抗雨、抗曬能力增強,貯、運能力增強;
3、沒有“大肚子”,切開嘗一嘗,生瓜都好吃,更受市場歡迎;
4、沒有“大肚子”,熟性提早,坐果率提高,產量提高;
5、沒有“大肚子”,瓜的空腔太小,種子數量太少,制種成本過高。
2011年開始向全國推廣;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種博會(地展),多次獲獎!黃金筍瓜是特早熟南瓜的變種,通過雜交育種后成為很有特色的新品種。有西葫蘆一樣早,但比西葫蘆好吃,獨有冬筍的味道,很脆爽;從基部開始坐果,坐果多、坐果期長,要求在瓜300-400克時及時采收,瓜老口感下降。
綠色健康,專吃南瓜莖葉!
2013年開始向全國推廣;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種博會(地展),多次獲獎!本公司首家專向?選育,專吃南瓜莖葉的新品種。雖然一般的南瓜莖葉可食用,但多少有澀味,而該品種絕無澀味;葉片上有白脈,便于撕掉莖葉表層纖維,莖葉質地柔軟、清爽;植株從基部開始,產生的側蔓多,側蔓粗壯均勻;棚室四季可采收,露地一直采收到霜降,莖葉產量特別高。
種植者都獲得了高收入,別人沒有關注的小項目,反而收入更高!
不是所有的冬瓜都適宜燉排骨,在酒店、餐館盲評測試中,“排骨香”1號冬瓜脫穎而出!畝產可達8千公斤。
粉皮肉厚創紀錄!看瓜不大,卻鐵重,單瓜可達15公斤,畝產可達1萬公斤。特別適宜做紅燒冬瓜和燒烤。
西洲冬瓜被《安化縣志》記載,從明朝至清朝,供應皇宮600年。
中熟,從雌花授粉至果實成熟30天左右。果長約80厘米、果徑約23厘米,單瓜重15~20公斤,果皮披白色蠟粉。肉質特別細膩,品質極優。豐產者畝產可達1萬公斤。
早熟,果實高圓形,果皮翠綠,果肉乳白,肉質緊密,嫩瓜上市500克左右,老瓜上市1.5公斤左右,嫩瓜、老瓜都好吃,特別適宜現代家庭消費;嫩瓜采收30天后再留老瓜,嫩瓜產量高,又不影響老瓜產量,老瓜產量同樣高,兩用型冬瓜,雙倍收入!
早熟,果實長棒形,果皮蠟粉厚,因蠟粉厚的保護,充分成熟后的老瓜可自然貯存1年,適宜大面積種植,選高價時上市;果重2公斤左右,是少有的口感脆甜的冬瓜;連續坐果力強,單株坐果達8~12個,坐果之多,產量之高,讓你驚奇!
我是1號——最嫩、最棒的絲瓜,所以叫“嫩棒1號”
果皮淡黃,削皮后翠綠翠綠的,炒熟后還是翠綠翠綠的!看到就想吃,吃上第一口是穤香的,吃上第二口是糯甜的,嫩嫩的口感,愛上了!
不僅品質如此鮮有其比,產量也是超高,節節有瓜,畝產可達萬斤。
因湯汁乳白濃稠,酷似牛奶,故名“牛奶”絲瓜。早熟,早期苗勢生長較弱,中后期苗勢較強。
三大優勢:
1、全生育期的瓜,果形不發生變化;
2、坐果期超長,只要肥水充足,中后期坐果同樣多;
3、瓜耐老化,300~800克的瓜品質都好;腰瓜上市時,果長25厘米左右,果徑5.5~6厘米,以400克左右上市為最佳;果皮乳白,果肉嫩白,口感特別嫩滑。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,同時適宜夏播秋收。
2018年開始向全國推廣;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種博會(地展),多次獲獎!
特早熟,植株生長勢中等,節較短,葉較小,耐寒、抗熱能力較強,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,同時適宜夏播秋收;
該品種的最大優勢是成瓜率高,創下了單株連續坐瓜16個的記錄,并且,個個果形端正,標準的中棒形;腰果上市時,果長30厘米左右,果徑約5.5~6厘米,單果重400~500克;
果皮翠綠,果肉乳白,肉質細滑,湯質不污,高品質;果皮有微皺,便于削皮,同時微皺有減輕碰撞的作用,加上果皮有蠟質,更耐運輸。
2017年開始向全國推廣;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種博會(地展),多次獲獎!
1、創下了單株連續坐瓜16個的記錄,是果皮無皺型絲瓜中目前最高成瓜率品種之一。
2、瓜更靚,果皮翠綠,標準的中棒形。
3、更耐老化,肉質細膩,湯汁不污,高品質。
特性:特早熟,因坐瓜率太高,必須有充足的肥水供應;腰瓜上市時,果長30-35厘米,果重400-500克;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,同時,適宜夏播秋收。
果實棒條形,果皮翠綠色。特早熟,苗勢生長較弱,葉較小,莖較細,節節有瓜,必須有充足的肥水供應;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,腰瓜上市時,果長45~50厘米,果重400~500克,果肉乳白,湯質不污,品質優。
香絲瓜中的優品,故名“優香”。特早熟,苗勢生長勢中等,果實長棒形,最大特點是瓜長而不彎曲,這是長絲瓜當中難得的珍品;成果率超群,創下了單株連續坐瓜18個的新記錄;腰瓜上市時,果長50厘米左右,果徑4.5~5厘米,單果重400~500克;果皮特別翠綠,炒熟后皮翠肉白,湯質不污,香味濃,高品質;適宜早春大棚和春季露地栽培,同時適宜夏播秋收。
早熟,坐果特別多,幼果二頭略大、中間略小,當果實發育至500克左右時,上下大小一致,這種胖胖果形,果肉特別厚實,受市場歡迎;幼果膨大期需要土壤濕潤,但不能水量過大,否則,可能出現幼果因發育過快而裂果;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,同時,適宜夏播秋收。
鮮莢紫紅,炒熟后翠綠,會變色的扁豆,奇!
特早熟,比普通扁豆提早100天左右上市,從基部開始結莢,邊生長、邊結莢,一直結莢至霜降,豐產性好;肉質嫩,纖維少,口感好。
肉質肥厚的特早熟品種,比普通扁豆提早100天左右上市,從基部開始結莢,邊生長、邊結莢,一直結莢至霜降;鮮莢嫩玉色,因肉質厚,纖維更少;該品種的前期產量更集中,搶早上市更有優勢。
極早,耐低溫,雌花早而多,早春棚室栽培獲得更高收入。
果實棒形,嫩瓜上市果長23厘米左右、果徑約6厘米,果重400克左右。果皮嫩綠,肉質乳白,沒有粗纖維,口感細膩柔軟,清香味甜。
加強肥水供應,中、后期的果實同樣表現優秀。
早熟,耐高溫強于其它品種,為露地種植者創造傳奇收入!
2022年7月底,氣溫高達42度,其它瓠瓜的葉片出現了萎蔫,該品種能正常生長、正常坐果。果實棒形,嫩瓜上市果長25厘米左右、果徑約6.5厘米,果重500克左右。果皮嫩綠,肉質乳白,沒有粗纖維,口感細膩柔軟,清香微甜。
加強肥水供應,中、后期坐果表現更好、更多!
特早熟,中棒形,每個子蔓都有瓜;腰瓜上市時,果長25~28厘米,果徑6厘米,果重400~500克;果皮中綠,肉質純白,口感細膩、清爽;一年中可多次播種,棚室、露地都適宜栽培。
2016年開始向全國推廣;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種博會(地展),多次獲獎!
特早熟,短棒形,主蔓3~4節位的子蔓即開始坐果,每個子蔓都有瓜;腰瓜上市時,果長20~25厘米,果徑7厘米,果重400~600克;果皮翠綠,肉質純白,口感細膩、清爽;一年中可多次播種,棚室、露地都適宜栽培。
是目前上市最早的圓形瓠瓜之一,主蔓3~4節位的子蔓即開始坐果,每個子蔓都有瓜,嫩瓜以400~500克上市最佳,果實圓圓滿滿,果皮嫩綠,果肉潔白,肉質厚、口感細嫩、清爽;一年中可多次播種,棚室、露地都適宜栽培。
雜交鮮蒂黃花
傳統上,黃花菜一直采用無性繁殖。
2001年開始,本公司從全國各地共收集了57個地方品種,通過篩選后,采用雜交方法,選配了9個組合,其中,表現最好的組合是H3×H7,雜交優勢明顯,特別適宜鮮食,所以命名為雜交鮮蒂黃花。
2007年開始,本公司用雜交種子育苗。
引進本公司雜交一代種苗的客戶,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,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吃鮮成為時尚,特別是近兩年,鮮花每500克可賣到10多元,畝產值高達6萬元;觀光采摘園的效益更好。
良種還需良法,同樣優良的種子,不同的人種植有不同結果,說明種子是前提,技術是關鍵。為此,本公司組織技術人員編寫了一本通俗易懂的栽培技術要點,希望對引種者有一定的實際幫助。
點擊免費領取!
上一篇:鼎牌種苗:拍拍獎獲獎名單公布